農機界的新星,來自臺灣的後山~
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(NDL)近年來研發新型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技術,不僅薄到可彎折,轉換效率還可以達到20%!它的極限在哪?目前誰也不知道。
在台灣推動溫室氣體減量的法令下,能源政策配合擴大天然氣的普及率和覆蓋率是目前重要發展課題,要怎麼拓展天然氣的供應範圍呢?
空氣污染防制是現今大眾密切關注的議題,為落實空污改善,工業局、環保署和各縣市政府正積極推動工業區汰換燃燒煤炭或重油,改用化石能源中最潔淨的天然氣。
隨著民眾對節能減碳及環保觀念的日益重視,以及地球氣候因溫室效應造成的劇烈變化,紡織業者也著手開發各式高科技纖維的衣物,讓消費者可兼顧時尚與節能,在選購衣服時也能為地球盡一份心!
利用BIPV和一般的窗戶及窗簾,調節室溫、冷熱適中,大建築、小家戶節電都能簡單、舒適又方便!
「台灣天然資源貧瘠」這個長久以來的既定印象,未來可能被中山大學海下科技研究所(簡稱海下所)研發的水下載具所改寫。
如果電力遠從海上來,該怎麼辦呢?當離岸風機迎風轉出電力,將電力傳送上岸的海底電纜,其實是離岸風電工程中,最至關重要的一環!
利用微藻供熱的生物智慧住宅BIQ,不但可以吸收太陽能、二氧化碳,隔熱又防寒,還能轉換為生質能,提供更多的綠能新選擇!
為了電動車的行車效率與安全,一旦做為動力核心的鋰電池的出力降到80%,甚至是70%的時候,就要面臨「換心臟」的汰除命運,多可惜!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啟動「汰役電池再轉用」計畫,讓本該報廢的鋰電池重新「活」起來!